最近藝術界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某中部大學美術系系主任被控升等作品剽竊波東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與高師大美術系學生的作品。以下還原媒體報導的原貌:


檢舉人指控林教授作品《記憶的雜貨攤》外觀形似波東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兩者皆以照片與燈箱的幽微光影來營造個人生命史的記憶懷舊氛圍,細線連結燈箱的表現手法更是如出一轍。檢舉人更指出,林教授作品《日常生活的製造與殘存》,更剽竊獲得「2003華山新秀特別獎」的高師大美術系學生作品,他質疑:「都是傳真機吐出長條紙卷,難道傳真文字內容不同就是新創作?」對此,知名藝評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何懷碩直言:「確實不妥當,不但相似度高,連靈魂都追隨別人。」台北藝術大學前教授林惺嶽則坦言,「作為藝術家領導者,這個東西說不過去。」他並說,若是學生模仿還說得過去,「若是升等教授則說不過去。」

林教授否認,以下是她的說法「這是不實的檢舉,我相信體制可還我清白。」她說,案件已進入答辯程序,她的升等作品經歷校外審查委員審查通過,「假設我的東西是抄襲,難道別的委員會看不出來嗎?」至於與學生作品雷同,林則說,她做的是媒體藝術,「使用媒體一樣,並非抄襲。」

 ***************************************************************************************************************

這件事情各說各話真相如何,有待評議會做出決議,但如果剽竊事件是屬實,那是很嚴重的。藝術家的崇高在於他的創造力與獨一無二是無法取代的,當然對於初學者的模仿,是很多藝術家創作生涯必經之路,因為會去喜歡或模仿某位藝術家,一定是他所表現的精神與形式觸動了你心底〈裡面包含了你的人生觀、思想與人格特質〉,藉由模仿進而尋找自己的語言。但以一個位於教育殿堂系主任的位置,會有這種“似似而似”的作品,不得不讓人要用較高的標準去看。

作品會說話,以下就讓各位看官自己去評斷了。


林教授作品

《記憶的雜貨攤》.jpg

《記憶的雜貨攤》雷同:波東斯基作品

檢舉人指控:外觀形似,兩者皆以照片與燈箱的幽微光影來營造個人生命史的記憶懷舊氛圍,細線連結燈箱的表現手法更是如出一轍。

《親人》.jpg

《親人》雷同:波東斯基作品

檢舉人指控:波東斯基作品中歐式風格椅子的排列,林教授作品則擺放一張台式的搖椅。

《日常生活的製造與殘存》.jpg

《日常生活的製造與殘存》雷同:《高師大美術系92級集體創作2003年》檢舉人指控:都是吐出長條紙卷的傳真機。是否任何人擺一台傳真機吐出長條紙卷,只要傳真內容不同,即可宣稱是新創作。

************************************************************************************************************

波東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作品

Christian Boltanski01.jpg

「波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 1944-)是法國的當代藝術家,他使用平凡無奇的素材創作出發人深省的作品,例如報紙剪貼、燈泡、現成的快拍照、搖曳的陰影和舊衣料,他尤其偏好利用現成的家庭快照 重新翻拍,刻意製造出放大後失真的影像,給人一種既熟悉又疏離的感覺。他提出了真實與虛構的雙面性,也因為他的猶太背景,讓作品增添了人道的、宗教的,甚 至是政治面的關懷。」

Christian Boltanski03.jpg

 

他的作品由拍攝一個又一個的個體開始,影像在清晰與模糊間擺盪。我們已無法認出誰,但又同時在細看之下,每個人都不同,個別身份的喪失帶來了以「人」為集體訴說的整體。Christian Boltanski所選取的拍攝對象多是寂寂無聞的大眾,大多是猶太人,他們沒有美麗的樣貌,但他把他們珍而重之的配上一盞盞明燈,他要表達的是我們每一個都有一個獨特的靈魂,我們每一個也神聖,也配得救贖。


Christian Boltanski05.jpg

波坦斯基將個人的、私密的記憶,轉變為集體的、儀式性的文化符碼。

Christian Boltanski08.jpg

許多許多衣服,象徵許多許多不存在的肉體。

Christian Boltanski09.jpg

在教堂中展出的作品,展現了一種人道的氛圍。

Christian Boltanski02.jpg 

波東斯基藉由虛實的形像傳達空無的概念。

***************************************************************************************************************

其實現在資訊那麼發達,不像以前出國晃兩下就可以回台灣受重視,網路、雜誌、畫冊、展覽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學生見識漸廣,老師除了要有更敏銳的嗅覺〈新資訊的掌握〉,還要有視野〈洞悉的能力〉,否則如何說服大眾?不要說我要求過高,我還是認為教育是一件神聖的工作,如果不能把“當老師”與“創作”兼顧,還是專職當一位藝術家來的自由些。其實平常自己在圖書館或書店就常發現,這件作品好像誰的、那件作品又像誰的,到底是誰學誰?或是所見略同,惟有當事者最清楚,我也看看就算了。話說回來基於中國人「得饒人處且饒人」的美德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大家都不想看到這種事發生,除非已經太明顯一系列的風格模仿或積怨太深,事出必有因,不得不讓人戒慎之。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u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