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isters-Keeper.jpg

安娜:「有誰能剝奪我身體的使用權?」

「儘管我希望凱特能活下去,但她的死會是我這一生最幸運的事」

 

 

 

 

《姊姊的守護者》電影是由2006年出版的同名書改編而成,《姊姊的守護者》這本書的作者Jodi Picoult是哈佛的教育碩士,她以小說方式處理極具道德爭議的題材,作品多角面的探討了安樂死、青少年自殺等議題,近幾年更觸及極具敏感的「優生絕育法」,Jodi Picoult用她的筆尖探討社會的現象,同時赤裸的揭發人性深處的弱點,她的書帶給了人深刻的反思。

my-sisters-keeper02.jpg

《姊姊的守護者》描寫一位從小罹患罕見白血病〈血癌〉的凱特,她的母親原本是律師的莎拉(卡麥蓉迪亞飾演),為了照顧凱特辭去了律師的工作,而她在拯救凱特途中,莎拉有時也會迷失了自己,她的眼裡只有日漸衰弱與死神賽跑的凱特,因而忽略了其他兩個孩子:傑西與安娜。安娜是第三個孩子,她是為了拯救凱特而利用醫學科技生下的,安娜有著與凱特配型相符的基因,一生下來就提供凱特醫療上所需的藥糧,包括:臍帶血、幹細胞、骨髓等,事實上只要姊姊凱特一發病,安娜就得跟著進出醫院陪著做各種治療,直到有天凱特腎衰竭了,需要再跟安娜要一個腎,安娜才終於受不了而勇敢的去找律師(亞歷鮑德溫飾演),幫她爭取自己的身體使用權。由於這個舉動讓全家人陷入了空前的風暴中。在這個風暴中,每個人都有話說,但卻因為執著而聽不到對方的聲音。 

 sister.jpg

2009年九月才上映的《姊姊的守護者》電影,它的鋪陳忠於原作的由電影中各主角妹妹、爸爸、媽媽到最不被重視的哥哥作不同的心裡陳述為主軸,他們對於面臨家中的遭遇,自己心裡的看法與感受以及無奈,我認為在《姊姊的守護者》當中,每一個人堅持的沒有所謂的對與錯,當人性的層面搬上了法院的殿堂去剖析,你是要以人性的角度出發或是依法規來定論。

我認為作者除了探討透過醫學科技與遺傳基因來改造生命的做法,所產生的道德與倫理的雙重問題;另外想傳達的是:一、是人在面臨生死之間兩難的情感衝突,二、是「尊重」,尊重當事人的意願,「法」中如果沒有「情」的空間,那就被條規綁死而不自覺了。

不過電影跟書最大的不同在於結局,書中的結局充滿了戲劇性,讓我有難道是命中注定的訝異,在這裡我留一個伏筆,有興趣的自己看會比較有吸引力。


sister.jpg

姊姊的守護者  My Sister’s Keeper

 

    * 作者:茱迪.皮考特

    * 原文作者:Jodi Picoult

    * 譯者:林淑娟

    * 出版社:台灣商務

    * 出版日期:20061201

    * 語言:繁體中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u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