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有多高,感情就會有多深-----路寒袖
第一次看路寒袖的作品,是一本繪本《像母親一樣的河》。
路寒袖,是台中大甲人,在這半山半海的小鎮,有著縈繞著路寒袖的童年記憶,或忽或明的常
常出現在他的文章中,四歲時路寒袖的母親就病逝,陪伴他長大的除了阿嬷就是他生長的土
地,他說,「母親的死是我人生記憶的開始。雖然失去了母愛,但我的童年其實是快樂的,
因為生活、遊戲在自然之中,自然彷彿就是我另一個母親」。
是啊!我們都是大地之子,總有一天要回歸大地。
今天在zoe的桌上被一本《憂鬱三千公尺》的書吸引,一看是路寒袖2003年的作品,這是一本
散文集上面收集了他12年當中的點滴,有他大安溪畔的童年回憶、有他旅居山居的點滴、有小
人物的故事、有他跟老作家楊逵相處的日子,在這麼長的一段日子從年少輕狂到從容坦蕩,在
他洗練的文字中總透露著他的懷舊與對世間的悲憫。
在這些文章中,《等待》、《野薑花的回憶》、《人生臭豆腐》、《守候灣潭的燈》溫馨中有
著淡淡的無奈,時時感動了我。在《憂鬱三千公尺》中有一段話
「我在一片灰白色的世界裡打著哆嗦,腦中卻是色彩明亮、氣世雄偉奇峰盛景......高山給我的
感動已重過一百座山岳,在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我好像才看到真正的台灣,而被毀壞殆盡的三
千公尺以下的台灣,剩下的大概只有憂鬱了。」
所以愛台灣的妳們跟你們,沒上山過別說愛台灣。
憂鬱三千公尺 像母親一樣的河
作者:路塞袖 文:路寒袖 圖:何雲姿
出版社:聯合文學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2003/04/22 出版日:2003/06/05
作者簡介
本名王志誠,台中縣大甲人。一九五八年生。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教師、中國時報
「人間」副刊撰述委員。現任台灣日報副總編輯兼藝文中心主任、文化總會副祕書長等。
曾獲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金鼎獎最佳作詞獎、金鼎獎推薦優良圖書出版獎、賴和文學獎、
中興文藝獎章新詩獎、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散文獎等。 著有詩集《早,寒》、《夢的攝
影機》、《春天的花蕊》、《我的父親是火車司機》、《路寒袖台語詩選》等;散文集
《憂鬱三千公尺》;音樂作品有《畫眉》、《往事如影.冬至圓》、《思念的歌》、電影
音樂《戲夢人生》,以及選舉歌曲《台北新故鄉》《有夢最美》《少年台灣》等多種。
楔子:
登高三千公尺,路寒袖的胸懷視野,比天空低一點,比雲層高一些,而他雙腳所站立的位置
就在結結實實的土地與多情的人間。從鄉村到城市,再又回歸土地,他凝視的關懷與角度,
落在番薯與稻米生長的平疇原野。在共同記憶不斷流失的我們所居住的這塊土地上,路寒袖
記錄的顯影,不只是他的憂鬱,也是我們的情感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