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谷終於要來台灣了!
百幅真跡將於12月11日起至明年3月28日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燃燒的靈魂‧梵谷」特展主辦單位之一聯合報系,為提供民眾更好的觀展品質,避免排隊、擁擠之苦,史無前例推出「網路預售」與「分時限量」購票制度。
此次展品包含21幅油畫與77幅素描,主要來自珍藏梵谷畫作兩大重鎮之一的荷蘭庫勒穆勒美術館借展20幅油畫、18幅炭筆素描及59件水彩、淡彩等精品,並情商日本POLA美術館出借梵谷晚期油畫「薊花」共襄盛舉。荷蘭辦事處副代表胡納透露,庫勒穆勒美術館收藏的梵谷畫作,因為非常脆弱很少外借展出,台灣民眾非常幸運能一睹真跡風采。
台灣保麗公司董事長齋藤宣人也特別強調,日本POLA美術館收藏的「薊花」從未外借,這次能來台展出,全靠歷史博物館副館長高玉珍的熱情邀約與努力不懈,才說服了POLA美術館。
記得在學生時代,第一個喜歡的畫家,便是梵谷。他畫面上激情的筆觸、幾乎燃燒起來的漩渦和短暫而富戲劇性的一生,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一九八七年三月,梵谷的一幅畫作「向日葵」在倫敦以兩千四百七十五萬英磅賣出;同年十一月,他的另一幅畫「鳶尾花」在紐約以五千三百九十萬美元成交,創下繪畫買賣的紀錄。在當時股市普遍低迷的情況下,梵谷的畫帶動了全世界藝術投資的熱潮;而梵谷的名字,也成為藝術市場的行情指標。
文森·威廉·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是位荷蘭後印象派畫家。他是表現主義的先驅,並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德國表現主義。梵谷的早期生活,投身於從事藝術品商人的工作。但他並不喜歡這份工作,他心中有一份熱血,一份為人們奉獻的心,於是毅然決然的去讀神學院,在短暫的神職過程中,他跟著採礦工人一起下礦坑體驗他們的辛苦,此舉卻不能得到教會的理解而招解職。直到約莫27歲時,梵谷才開始了他的畫家生涯;然而,在他生前的最後十年間,卻創作了超過二千幅畫,包括約900幅油畫與1100幅素描。他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在他生前最後二年創作的,期間梵谷深陷於精神疾病之苦,最後在他37歲那年將他導向自殺一途。梵谷一生中最支持他的是他的弟弟西奧,其從不間斷、無私的提供梵谷經濟資助。他們的兄弟的情誼可於他們在1872年8月前往來的多封書信間查證。梵谷生前只賣出一幅畫,而一百多年後,他的畫感動了無數人,他以他所有的熱情,用生命畫下了不朽。
1889年星夜,星夜這幅作品是梵谷在精神療養院中的小窗,由內向外看的景色,成捲成捲的雲彩,像梵谷無法抒發的情感,惟有向星星、月兒訴說。
隨著認識的畫家漸多、年紀漸長,梵谷已不是我最喜愛的。但我還是很敬佩他那種完全投入而幾乎要燃燒自己的熱情,身為一位藝術家能為藝術廢寢忘食的畢竟不多。
我最愛看的是他的自畫像,一種想要看穿生命的眼神~~
以下是他的自畫像由早期到晚期,從他的自畫像中我能了解他的痛苦。
1886年自畫像
梵谷早期只以灰暗色系進行創作,直到他在巴黎遇見了印象派與新印象派。
1886年自畫像〈巴黎時期〉
梵谷有一頭紅色頭髮與相同顏色的鬍子,配著一雙藍綠色的眼睛。
梵谷離開了荷蘭到了法國之後,梵谷融入了印象派的鮮豔色彩與畫風,創造了他獨特的個人畫風。
1887年自畫像
此時梵谷的受了秀拉的影響,畫面中出現了色點,不同的是梵谷的色點成了一道道強烈的筆觸,表達他強烈的感情。
1888年自畫像
1888年梵谷搬到溫暖的法國南部─亞爾,「夜間的咖啡座」、「向日葵」、「郵差先生」等便是在這裡完成,不久高更就搬來跟他一起住。
1888年自畫像〈亞爾時期〉
高更搬來不久他們的友誼生變,其中有著生活種種的不適應與梵谷捉模不定的情緒,在一次爭吵中,高更離開了,而梵谷割下了自己的耳朵。
1889年割耳之後的自畫像
割耳的自畫像梵谷畫了兩張,畫中梵谷的眼神特別的平靜,是別的自畫像所沒有的,背景也沒有強烈的筆觸,藉由割耳後的疼痛反而釋放了梵谷精神上的壓力。
1889年自畫像〈聖雷米時代〉
割耳後梵谷被送進了療養院,但是梵谷的病情並沒改善,這是他最後的一張自畫像,也是他在聖雷米療養院時期的畫作,這是他病情緩和下來時所畫,但他的眼神中透露著對生命的不解,背景燃燒的筆觸是他不安的靈魂,這是我最感動的一張自畫像。
1890年五月他回到巴黎與一路支持他的弟弟度過了一段溫馨的日子,也賣出了他有生之年唯一賣出的畫作「紅色葡萄園」。但這些佳音,未能將他的心境真正明朗起來,病情繼續惡化。同年七月,他像往常一樣,揹著畫架走向麥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痛苦的人生 」這是他最後的遺言。
麥田裡的烏鴉局部
黑壓壓的烏鴉與堆疊得透不過氣的麥田,似乎預測了梵谷的命運。只是梵谷永遠也不知道自己的畫感動了以後的千萬人。
以上文字版權為ku貓所有,要引用請註明出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