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新光三越兒童藝術季 8/5--9/5 台中新光三越
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連續九年首度串聯全台新光三越百貨共同舉辦【兒童藝術季】,除了既有的新光三越兒童畫展與世界兒童畫展外,特別新增了【城市藝遊趣】活動,讓小朋友在八月份能有個最有氣質,印象最深刻的暑假假期。
『新光三越兒童創意繪畫比賽』是民間舉辦的大型繪畫比賽之一,新光三越兒童藝術季長久以來與日本世界兒童畫展共同合作,參加狀況踴躍,近年每年都吸引超過一萬五千件、近一萬八千件左右的作品參賽。新光三越兒童創意繪畫比賽的得獎作品,皆會代表台灣送至日本參加「世界兒童繪畫比賽」並在隔年巡迴台灣展出。
每年都來看的這個展覽,最近幾年有僵化的現象,如果把新光三越兒童創意繪畫比賽的畫冊跟世界兒童繪畫比賽的畫冊拿來比一比,你會發現台灣的孩子們畫畫都太用力了些,如果你再深入研究,似乎有一些主題與畫法每年都會出現〈不只在這個比賽在許多比賽中都有相同情形〉,尤其在中高年級中的作品特別明顯。
教了兒童繪畫十餘年,常有人問我要如何教兒童畫,我都會請他們自己設計一些課程拿來跟我討論討論,通常是這樣就沒下文了,第一、他可能經驗不足不知如何設計教案,第二、他們怕他的教案被我拿去用,他們要的是:我能不能提供教案給他們參考。其實我不是小氣,我希望每一個教兒童繪畫的人,都要用心去思考用什麼方法啟發兒童的創造力,自己研究出來的教案才會跟別人不同,否則走到那兒都會發覺似曾相似的感覺,而且另外一個缺點是,因為缺乏內容所以必須不斷的變換材料以求新鮮感,至於繪畫的基本要素都忽略了。
至於比賽我很同意西方兒童繪畫教育家的主張,比賽會扼殺兒童的創造力。不過我的看法是創造力為先,而比賽是附屬的,有好的作品去參加得到獎賞對孩子也是一種鼓勵,不要太強調便是。至於要避免比賽的僵化,就要靠老師們的努力,花一點心思去研究教案不要偷懶,另外美術史與藝術的修養也是要同時並進的。這個社會會不美,大部分是從小美感經驗不足,美育教育始終被犧牲在升學教育之下的緣故。
說了半天,自己覺得慚愧,最近幾年學生人數每況愈下,一方面自己不懂得行銷,一方面年紀大了再叫我說唱逗笑也力不從心了。不過有任何兒童美術方面的問題,我是很樂意與同好切磋研究的。
以下是這次展出的一些作品提供給大家欣賞:
我的城是我的家,王郅齊,低年級組
我的城是我的家,朱苡瑄,中年級組
這是幾年前國小課程的教材,做類似色的調和練習。
夜晚的太陽館,黃韻慈,低年組
撕貼與手繪運用是兒童畫常用的手法之一。
放天燈,謝博丞,中年組
放天燈是近年比賽必會有的題材。
裝飾性是兒童繪畫的特徵之一,在女生的身上特別明顯。
飲料製造工廠,廖苡妡,幼稚園大班
兒童繪畫是心像表現,不是視覺呈現,尤其表現在低年級的畫面特別明顯,所以常有透視的手法。
展開式的繪畫呈現也是特色之一。幼兒因為是心像的表現,所以地平線的觀念很籠統,因此物體是會延伸到天空的。如果你看到一個小朋友一開始畫圖,就先畫一條地平線,肯定是被大人教出來的。
這次得獎的畫室學生
第九屆新光三越兒童繪畫,梁慧雯二年級
第九屆新光三越兒童繪畫,陳芳懿一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