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萬:王懷慶藝術展」
展期 :2012/06/16 - 2012/08/05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地下樓D~E~F
Ku貓幾年前看到王懷慶的〈大明風度〉系列創作,便覺得他的畫簡潔有力、樸實簡約,以單色、線條入畫凸顯出書法的趣味。欣聞王懷慶來到了台灣,豈能向隅。於是貓腳到了台北市立美術館,裡面有好幾檔大展看得很過癮。最近美術館開始收費了,幾十塊,不多,跟國外比起來實在太幸運了,區區幾十塊就可買到一個下午的幸福。提醒大家王懷慶展期只到下禮拜,要去的要趕快。
小板凳∣1996 油彩、畫布,130×145cm
王懷慶1944年初生於北京。1964年進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1979畢業於該院研究院。因受業於倡導西方現代主義的吳冠中門下,王懷慶受其影響甚篤。在文革期間的艱苦環境中,仍然嚴謹執著的發展出自己獨特的美學觀與藝術性格。
此次策畫「一生萬:王懷慶藝術展」包含藝術家早中晚期40餘件作品,詳實地呈現出他的創作脈絡。此次展覽,王懷慶特別借題自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作為其創作的基礎,用以呼應其創作「其從單純東方文化基因出發與當代表達形式相結合」的過程,及有感道生萬物聚散虛實及萬變不離其宗的生命實相。
大明風度∣1991 油彩、畫布,130×145cm
英國評論家蘇立文先生對他的評價很高,他認為:「王懷慶的藝術風格始終堅持根植于中華文化,更為重要的是他處於中國現當代歷史轉型時期而對自身文化的自省。吳冠中發現了江南水鄉白牆灰瓦的美,王懷慶則帶我們深入其中」。
像王懷慶這些大尺寸和單色的畫,沒有親自走到畫的面前,是不能感受它的力量的,只有面對面才能感受到畫中細微肌理的精妙與單色的強度。王懷慶在他的自述中說道「雖然''藝術''是什麼,已變的越來越模糊,但自己愛什麼,離不開什麼,還是清楚的。早晚有一天''人''是什麼,也會變的不知所云,但自己長得什麼樣,總還不會忘記。」說得好啊!Ku貓認為當代藝術中,當形式走到了盡頭;當精神升至無話與無畫的境界之後。回到源頭,尋找自己要什麼?是很重要的。
金石為開∣1998 油彩、畫布,480×200cm
原作非常大,很壯觀,在這圖檔裡是無法感受的。此幅畫底層用金箔打底,對照出黑的光澤,有著富麗堂皇的壯闊
大明風度系列
大開大合
王懷慶以明式的家具為題材做了一系列的作品
一根紅線∣2008 油彩、畫布,240×200cm
王懷慶在自述中說到,他的創作受到建築與剪紙的影響,仔細看的確他的線條呈現出的是剪紙般的切割面。
黑色配大紅色、配金色就馬上有了東方的味道
民 居 系列
民居∣1987,油彩、畫布,71.5×90cm
此系列受到吳冠中的影響,畫了不少白牆屋瓦窗櫺的蘇式建築風格
王懷慶的畫花了很多時間在於肌理的處理
建構系列
解構系列
王懷慶後期作品有一些在畫面上加入了一些現成物〈ready-made〉
韓熙載夜宴圖〈一〉
《韓熙載夜宴圖》王懷慶畫了許多張類似的畫作,ku貓覺得蠻有趣的,他讓我想到Matisse,各位有興趣的話可以查一下原始的〈韓熙載夜宴圖〉來做比較。
韓熙載夜宴圖〈二〉
立體作品
自己和自己的影子∣2011-2012 鋁合金,210×145×45cm
雙身∣2011-2012 鋁合金,197×194×70cm
這些立體作品真的就像大型的剪紙,加上燈光就更有變化了
Ku貓喵
說到這裡ku貓不得不提到法國抒情式抽象藝術家—蘇拉吉〈Pierre Soulages〉。西方的抒情式抽象是二次大戰後,1947年開始經由巴黎畫派的新生代大肆推展,以反對幾何抽象的枯澀,而形成一股很強勁的藝術潮流。而其中的代表之一便是蘇拉吉。
書法是中國人的文字,但也可以獨立出來成為一種藝術。中國人看漢字,總是被字意所框限,當一個不懂得漢字的旁觀者去看書法,因為無所意指,所以才能在形式中解放出來。蘇拉吉的抒情抽象公認是受了東方書法線條與空間關係的影響,雖然他不曾公開承認過。
蘇拉吉與王懷慶的比較
蘇拉吉作品 王懷慶作品
蘇拉吉作品
vs.
王懷慶,韓熙載之床
有些藝評家認為王懷慶是抄襲蘇拉的作品,的確是有那麼一點相似的味道。不過相似度也侷限於早期蘇拉吉的抒情式抽象,如果這麼說:蘇拉吉早期是因為受到中國書法的影響〈雖然在蘇拉吉的官方文獻部分未曾承認這種說法〉,那也可說王懷慶間接地吸取了這方面的靈感。
蘇拉吉回顧展
只是一個世紀過去了,蘇拉吉的晚期作品似乎走出抒情而走向了Minimal-art〈極限藝術〉,而王懷慶在大明風度系列之後,雖然用的是道家了語彙(language code)與中國的符號〈signs〉可是卻掙脫不了西方的解構主義〈deconstrutionism〉與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的範疇,這或許跟他以前學建築的經驗有關。而後期的立體作品,利用突出物來畫破平面的立體空間或利用家具與光影的變化,嘗試表達時間與空間的概念。也似乎是在西方的藝術史上打轉。
ku貓覺得有點可惜的是他身在歷史悠遠的北京,用了熟悉的東方意象,最後卻未能在東方精神上有更深一層的突破,不過可敬的是他在跟他同期的創作者來說,他創出了水墨的另一條路,他有著勇於突破去嘗試的精神,如今才能踏出中國在國際上被認同。
以上文字版權為ku貓所有,要引用請註明出處
藝術家簡歷
王懷慶(1944.10—)北京人。擅長油畫。1969年畢業於中央工藝美院,1981年畢業於該院研究生班。1987年美國OCU大學訪問學者。現為北京畫院一級畫師。作品有《伯樂像》(中國美術館收藏),《大明風度》和《夜宴圖》等。出版有《王懷慶插圖選》、《王懷慶水墨人體集》、《王懷慶油畫集》。曾獲1991年中國油畫年展金獎、第七屆全國美展銅獎。
皮耶賀‧蘇拉吉(Pierre Soulages 1919.12.24-)生長於法國中南部
1931年,立志成為一位畫家。1938年,見到克羅德‧羅翰(Claude Lorrain 1600-1682)及林布蘭特(Rembrandt 1606-1669)的墨色水彩小品。同時,前往巴黎學畫,有機會目睹現代繪畫之父塞尚(Paul Cezanne 1839-1906)與二十世紀最知名的藝術家畢卡索(Pable Picasso 1881-1973)的特展,開啟了蘇拉吉對現代繪畫的認識。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拉吉將自己埋首於詩的國度裡,且經常出入於蒙波里耶(Montpellier)的法布荷美術館(Le Musee Fabre)。一九四六年,再度前往巴黎,展開了蘇拉吉藝術創作的生涯。1996年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舉辦的《蘇拉吉:黑色、光線》回顧展中,策展人提出有別以往的觀點,以倒退編年的方式,將他的創作分為四個階段及風格:1979年之後的探索,以黑色解放光線和色彩;1960年代至1978年的巨大建築風格;1950年代的破碎結構以及1947年早期的作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