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海峽兩岸油畫精英大賽觀後感
其實這次得獎的作品,由評審老師的風格中不難看出一些端睨,卻也很客觀了涵蓋藝術史中的各類風格,印象派、超現實、超寫實、表現主義、普普風、抽象等。
在中國部分:此次中國孫倩倩的作品個人認為已擺脫了中國冷戰以來的俄羅斯典型的社會寫實風格,帶入了經濟起飛後社會影像中的新一代女性意象,獲得英鳴獎是實至名歸。另外典藏的部分我欣賞女性藝術家何紅蓓的作品,1969年出生的何紅蓓,以一系列的書信主題帶入了女性幽微的內心世界,一封封寄不出的書寫幻化成一 張張迷茫悽苦的女人面龐,作品非常大接近200cm見方,現場看更震撼。
書信系列之13,何紅蓓
中國現代美術自1976年以來經「後八九」〈1989〉到現在,傷痕美術一直是藝術家所關注的。例如劉小才、王生凱、趙湘學的作品皆是,不過是否能超越此類作品的代表藝術家張曉剛、方利鈞與岳敏君就要看他們以後的突破了。
劉小才 VS.方利鈞
趙學湘VS.張曉剛
岳敏君作品
當今中國最紅的藝術家已將傷痕化作一種嘻笑怒罵似的嘲諷,在國際上受重視。此類風格稱之為「玩世現實主義」〈Cynical Realism〉包含作家有:方利鈞、王廣義、張曉剛與岳敏君,如今岳敏君招牌似的笑容已是票房保證,成了商品量化的銷售。
處決,岳敏君
在臺灣部分:新竹師院可說是大贏家,或許是佔了協辦的優勢,比賽與典藏部分都有斬獲,得獎的林世雍與劉嘉瑋的超現實風格,很明顯的受到了他們的老師李足新與Magritte的影響,不過他們都很年輕〈30歲左右〉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林世雍VS.李足新 最後據點2,李足新
劉嘉瑋 VS.Magritte
此次中國與台灣的作品大致擺脫不了西方藝術的流派,但我個人覺得臺灣陳俊華的作品是較有辨識度的,他以西方寫實的技法帶入了東方寫意的意境,讓我印象深刻。
駿馬雁鴨圖,陳俊華
龍虎戲松圖 〈題外話:不是左青龍右白虎嗎?不知作者將之顛倒有什麼特殊涵意?〉
此外許燦麟與黃皓儀的作品在我的視覺印象中浮現的是電腦合成與製作的手法再現,原創性的高低就見仁見智了。
以上是我的觀後感存屬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最後,透過這次比賽很高興看到民間還是有人願意支持與贊助年輕一輩的藝術家,更致力於架構兩岸文化、藝術的平台和橋樑。希望藉由我的介紹讓更多人能參與。
2010年徵展
參賽資格:海峽兩岸三地之青年畫家,於西元1970年以後出生者(40歲內)。
作品規格:
1、限具象類之油畫作品,50F ,80F,100F 五幅,免外框。可以5幅畫都採用相同號數或分別採用不同號數。畫作內容不限人物、風景、靜物、寓意、或超現實具像類均可,但請勿使用複合媒材。
2、作品參賽後,不可重複參加其他比賽。
3、得獎作品一律典藏,獎金包含典藏費,優選作品可以選擇不被典藏,若自願被典藏,由主辦單位選擇1-3張典藏
獎勵辦法:
項 目 |
名 額 |
獎金 |
獎 座 |
畫 册 |
作品入選畫册 |
英鳴獎 |
1 名 |
60萬N.T. |
1個 |
10本 |
5幅 |
金牌獎 |
2 名 |
35萬N.T. |
1個 |
10本 |
5幅 |
銀牌獎 |
3名 |
25萬N.T. |
1個 |
10本 |
5幅 |
銅牌獎 |
4名 |
20萬N.T. |
1個 |
10本 |
5幅 |
優選獎 |
數 名 |
|
1個 |
10本 |
選擇2-3件入畫冊 |
*2010年菁英大賽收件2月20----2010年3月1日
*2010典藏徵件2009年10月----2010年3月30日
詳情請以廖英鳴文教基金會為準
http://lymf.fcu.edu.tw/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