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207323286.jpg

一部感人的電影,

一本適合青年人讀,更適合中年人讀的書。

青年人隨風出征,中年人隨風而立,老年人隨風而逝。






《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1980年美國初版,在2005年拍成電影,2007年在台灣上映。


它曾經轟動全美、暢銷數百萬冊,全球翻譯近三十種語言。


這一本半自傳體小說,一直緊緊抓住了全球數以百萬計的年輕人心靈。



米爾曼.jpg


內容介紹


奧運體操選手丹米爾曼是大學裡的風雲人物,他擁有人人稱羨的完美體能、優秀的學習成績、家境富裕,然而卻在每個夜晚都被惡夢驚醒。在某天深夜又被惡夢嚇醒的丹走進一家24小時營業的加油站,他遇見一位身懷絕技並充滿智慧的神祕老人。


2577265813.jpg 


老人的出現讓米爾曼的命運起了決定性轉折,因為他充滿哲理的話語與神秘的行事作風,使得米爾曼將他稱之為“蘇格拉底”。蘇格拉底給予米爾曼一個全然不同的視野,也徹底改變了米爾曼,不管是心靈與身體、不管是刻意或無意,他的出現給了米爾曼一個全新的人生。


f_1170035_1.jpg



《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我是先看了電影覺得感動再看書,其實這本書如果由我來翻譯,我覺得翻成《深夜加油站遇見佛陀》是比較貼切的,因為書中加油站裡的智者,它的智慧是比較接近佛法,是東方的、是禪的;包括吃素、打坐、屏除幻象雜念、提升能量、無慾、簡樸。在一連串的「勇士」訓練過程,便是一連串的修行。


123-1.jpg


蘇格拉底要米爾曼清除垃圾〈trash〉,腦中的垃圾。

 一般人最大的障礙便是----靜不下來。念頭一陣一陣、

情緒一波一波擾亂心智,學習專注,就算是最細小的地方、

最細微的聲音,也可看到、聽到。

甚至察覺到自己的內在與別人的心思。


145.jpg


書中蘇格拉底用低下、繁重的勞役來磨練米爾曼的心智,用戒律來規範米爾曼的慾望,便是要米爾曼放下心中高傲的自我與心中的貪、瞋、癡。



「情緒就跟氣象變化一樣,是自然現象,有時是恐懼,有時是憂傷或憤怒。


情緒變不是問題所在,關鍵在於如何將情緒的能量轉化為積極的行動。」


115.jpg


There is no better.  You’ll never be better. 


Same way You’ll never be less than everybody else.


沒有所謂的好與壞,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當你看清一切是空〈empty〉,就沒有甚麼好計較的,「空」並不是甚麼事都不做而是盡力而為後,放下期待便沒有失望。同時勇敢的去迎接「無常」。宇宙是永恆的,人類只是渺小的一瞬間,只有把握住當下,才能留住永恆。


1207323286.jpg


 

The journey is what bring us happiness not the destination.

 當米爾曼滿心歡喜的跟著蘇格拉底花了大半時間,穿越艱辛,氣喘喘的爬上山頂,以為蘇格拉底將會展現給他不一樣的景致,結果發現山頂上沒有甚麼特別的,一朵小花、一顆平淡無奇的石頭。這就是人生,在不斷的超越巔峰的最後,一切雲淡風輕。重要的是它的過程,過程中帶給你的快樂而不是結果。


東海02.jpg


在《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這本書中,我看到了《曠野的聲音》、《流浪者之歌》裡所要傳遞的,都在這裡一 一被實踐。當然,這是我個人的心得,我並不想闡述的更多,太多的資訊到時變成一種個人的主觀知識,便不是我想傳遞的,我盡量的終於原作,希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體會,如果能引發大家去看,那就更好了。


我喜歡電影裡面的最後的一段:


當米爾曼盪起雙環停在半空中,他的心中響起了一個聲音------



Where are you?」              「Here!


What time is it?」             「Now!


Who are you?」               「This moment .



IMGP2743-1.jpg



如果拿電影和書比較,電影簡潔有力且離原作精神不遠,但書更能完整傳達米爾曼追尋真我的過程,在尋尋覓覓的過程中米爾曼終於體會到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的哲理,也才明白蘇格拉底在俗世中


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的處之泰然。

 

 

 

夜景002.jpg

 

2417.jpg        

英文:Way Of The Peaceful Warrior(和平勇士之道)

作者:丹‧米爾曼 Dan Millman      譯者:韓良憶

 出版社: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介紹

 丹.米爾曼(Dan Millman),前世界級彈簧床錦標選手、史丹福大學體操教練,

歐柏林學院(Oberlin College)教授、武術輔導員。他的演講、研討會深深影響了來

自不同社會階層的各個年齡層讀者,包括身心健康、心理學、教育、政治、體育、

娛樂和藝術等領域。他的著作《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The Journeys of Socrates》、《The Life You Were Born to Live》等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u貓 的頭像
    ku貓

    kuart studio

    ku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1) 人氣()